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网络管理

送您开工五大防骗“锦囊”,伴您牛年安全启航

发布时间:2021-03-04 10:22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电信网络诈骗治理中心


假期结束,开工伊始,针对返程、促销等场景的电信网络诈骗层出不穷,本期热点新闻将为大家深入剖析当前五大典型诈骗手法,给出防骗举措;同时为大家梳理了近期涉及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的热点资讯,具体内容如下:

一、开工五大防骗“锦囊”

“锦囊1”:接到航空公司退票电话要核验,谨防机票退改签诈骗

春节长假结束,度假的游客陆续返程,不少热门旅游胜地的机场人满为患,机票也是“一票难求”。诈骗分子借此冒充航空公司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以航班延误、航班取消、机票退改签等为由,对受害人实施诈骗。

防骗提醒:在接到类似航空公司电话、短信时要第一时间通过正规途径与航空公司进行沟通,不要随意点击短信中附带的链接,更不要通过任何方式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

“锦囊2”:看到高额收入兼职广告要留心,谨防兼职刷单诈骗

春节长假结束,但学生们还处于寒假期间,不少学生希望通过兼职的方式赚取一些零用钱。诈骗分子利用学生们急于找兼职的心理,通过微信群、QQ群、兼职网站等渠道发布“兼职刷单”的广告,以“高额收入”“操作简单”为诱饵,通过诱使受害人缴纳一定数额的刷单保证金后拉黑受害人的方式实施诈骗。

防骗提醒:所有网络兼职刷单都是诈骗,学生在假期选择兼职时要通过正规渠道,也要和家人多沟通。

“锦囊3”:接到“快递公司”的退款电话别轻信,谨防退货退款诈骗

春节过后,快递公司陆续恢复配送工作。然而,诈骗分子却借此时机,利用获取的受害人购物信息,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以“快递丢失、库存不够,要为受害人进行赔偿”为由,要求受害人向指定帐户汇款作为保障金。一旦受害人按提示操作汇款,诈骗分子便拉黑受害人,受害人不仅收不到退款,反而损失了更多钱款。

防骗提醒:在接到“快递公司”的退款电话时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通过购物平台与商家进行沟通,核实物流信息。切不可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如若对方提出在购物平台外进行交易,基本可以判断为电信网络诈骗。

“锦囊4”:收到领导要求转款的电话要当面确认,谨防仿冒型诈骗

春节过后,冒充领导诈骗出现新的变种。诈骗分子利用网上购买的公司员工基本信息,冒充公司领导给受害者打电话,以“节前员工表现不好”等情况相要挟,要求员工第二天到办公室谈谈,加重员工心理负担,为后续实施诈骗做铺垫。过一段时间后,再联络受害者以着急送礼等借口要求受害者给其账户打钱。

防骗提醒:当领导在QQ、微信、邮件中要求转款时,一定不能轻易相信,要第一时间与领导当面核实,发现被骗后第一时间报警。

“锦囊5”:遇到“集赞”需二维码验重时要警惕,谨防盗刷二维码诈骗

诈骗分子假借节后商家大搞促销,以丰厚礼品诱导受害人在朋友圈集赞,并要求受害人提供付款二维码,以证明没有重复领取,一旦受害人将付款二维码发送给诈骗分子,账户中的余额便会被窃取。

防骗提醒:在朋友圈看到带有“免费赠送”字样的广告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同时切勿轻易将自己的付款码截图发送给他人。

二、热点新闻

新闻一:多地学生涉嫌电信网络诈骗

近日,多地出现了学生涉嫌电信网络诈骗的情况。诈骗分子以网络兼职给予报酬为由诱使学生为其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提供帮助,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方式:一是租借其QQ、微信账号,用于传播诈骗信息或洗钱;二是要求其添加指定好友,向其发送诈骗信息或拉入诈骗群;三是要求其使用自己的手机号向指定号码发送诈骗短信。专家提醒:千万不要因为贪图蝇头小利或随意出租、买卖自己的微信号、QQ号、支付宝帐户,这会帮助诈骗分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家长也要对孩子进行监督。

新闻二:近期多地出现利用钓鱼链接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

近期,多地出现诈骗分子通过发送带有钓鱼链接的短信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件。据了解,诈骗分子发送带有钓鱼链接的诈骗短信,以手机银行失效、领取医疗保险等为由,诱使受害人点击钓鱼链接填写银行卡号、银行卡密码、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从而转走受害人卡内钱财。专家提醒,在此类诈骗短信中,一定会有冒充银行等机构的钓鱼链接,当收到含有链接的短信并要求输入个人银行卡等重要信息的,请不要理会,如果无法判断信息真实性,可以拨打反诈专线96110寻求帮助。

新闻三:借助商家礼品券实施电信网络诈骗

春节期间,借助商家礼品券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出现。诈骗分子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发布低价出售手机的虚假广告,随后与受害人QQ私聊,向受害人发送手机购买链接,但受害人完成支付后无法看到订单详情,且被诈骗分子拉黑。据悉,诈骗分子将正规商家购买礼品券的网站界面,篡改成了二手手机购买界面,受害人在篡改后的网站进行的支付实际上是为诈骗分子购买了礼品券。专家提醒,对于远低于市场价格的商品要提高警惕,不要因任何理由跳出平台进行交易。

新闻四:360发布2020年手机安全报告

近日,360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2020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金融理财类诈骗举报人数最多,占比高达23.4%,涉案总金额达482.9万元;身份冒充类诈骗造成的人均损失最高,约2.5万元。《报告》显示社交平台正在成为诈骗分子“钓鱼”受害人的重要渠道,2020年诈骗分子接触受害人的渠道中,社交类占比最高,达到了42.9%。诈骗分子利用陌生人交友的社交平台、二手交易类购物平台、直播类的短视频平台等渠道与受害人进行接触,令人防不胜防。

新闻五:中国银联发布《2020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报告》

2月1日,中国银联发布《2020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报告》。报告中显示,去年有8%的受访者在电信网络诈骗中受损,相较2019年减少了4%。但电信网络诈骗无孔不入,有3/4的人表示收到过诈骗信息,其中八成来自短信渠道。二、三线城市受访人群遭遇社交软件中发布的活动类诈骗与缴费等日常生活类诈骗较多。中国银联对此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管理好个人账户及二维码,及时注销睡眠银行卡及账户,切勿出借、出租银行卡及收款码;二是守护好个人敏感信息,注意识别套路,防范诈骗分子以“高利理财”“虚拟货币”“网络借贷”为由实施的诈骗;三是坚决抵制“网络赌博”、“跑分”等非法平台活动,一旦发现此类非法平台,要提醒身边亲友注意并积极举报。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